你的疲惫不是累!当心这种病“偷”走你的能量!
心脏颤抖、肌肉罢工、血糖骤降
……
你以为的“亚健康”
实际可能是
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致命警告
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
就像身体里的“断油警报”
从婴儿到成人都可能突然“熄火”!
原发性肉碱缺乏症,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疾病。简单来讲,基因突变致使体内肉碱转运体“罢工”,肉碱无法正常进入细胞,由此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。
肉碱在人体代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,堪称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的“通行证”,为细胞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。而当原发性肉碱缺乏症来袭,这张 “通行证” 失效,脂肪酸代谢陷入僵局,进而波及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运转。
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症状丰富多样,而且因人而异。多数患者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病,但也有部分患者直到成年才出现症状。
心肌病是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常见的症状之一。患者的心肌可能会出现肥厚、心脏扩大的情况,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。
肝脏功能异常也是常见症状之一。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,比如转氨酶升高、肝肿大等。
肌肉无力是原发性肉碱缺乏症患者常见的肌肉症状,尤其是在运动之后,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。
除了上述主要症状,患者还可能出现低血糖、发育迟缓、智力障碍等症状。
这是诊断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重要手段之一。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酰基肉碱的水平,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游离肉碱水平显著降低,同时可能伴有多种短链和中链酰基肉碱水平升高。这种特征性的酰基肉碱谱改变,对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。
确诊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 “金标准”。通过对 SLC22A5 基因进行测序,我们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致病基因突变。一旦检测到相关基因突变,再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,就可以确诊了。
这是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主要治疗方法。通过口服补充左卡尼汀(也就是左旋肉碱),可以提高患者体内的肉碱水平,让脂肪酸代谢恢复正常。
一般建议患者长期、足量补充,具体的剂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、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。在治疗过程中,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肉碱水平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剂量,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对于有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家族史的夫妇,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。遗传咨询师可以通过对家族遗传病史的深入分析,评估生育患儿的风险,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。比如,对于携带致病基因的夫妇,可以选择进行产前诊断,提前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疾病。
新生儿筛查是早期发现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重要手段。通过采集新生儿足跟血,进行串联质谱分析,可以快速检测出新生儿是否存在肉碱缺乏。
目前,很多地区已经将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纳入新生儿筛查项目,这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。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,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疾病对患儿的损害,让患儿能够拥有更好的生存质量。